• Shanghai_Watches-2-V2

    在19世紀的上海,手錶並不稀奇。店面裝飾著來自瑞士、德國和英國的鐘錶。然而,「中國製造」的標籤卻不見蹤影,無聲地凸顯了中國本土製錶業的缺失。時光荏苒,一個多世紀後的1955年,第一塊由中國工匠製作的手錶誕生,標誌著中國鐘錶業的新紀元的開始。

  • Shanghai_Watches-8-V2

    1955年,上海一群充滿熱情的鐘錶工匠開始打造中國第一批國產手錶。他們的目標是生產 12 個瑞士風格的「Selca」防水手錶原型——這是一項艱鉅的挑戰。由於資源嚴重受限,這項任務似乎難以完成。每個組件都必須單獨製造,完全依靠團隊的技能和創造力。

  • Shanghai_Watches-10-V2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中國製造的手錶是用日常生活中常見但經常被忽視的材料製成的:樂器的銅條、雨傘的鋼絲和縫紉針。在物質匱乏的時代,這些日常用品成為了鐘錶的組成部分。團隊缺乏先進的設備,只能使用舊的二手鐘錶製造和維修機器以及簡單的工具來組裝正常運作的機器。每個部件都經過精心塑造、拋光和手工雕刻,使用簡單的銼刀和鑿子,展現了工匠們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能和毅力。

  • 1955年9月,他們生產了18塊機械錶,每塊表上都刻有「中國上海」字樣。這些鐘錶不僅僅是報時儀器;它們是中國鐘錶業誕生的象徵。它們體現了整個世代的奉獻精神、創造力和夢想,為中國鐘錶業未來繁榮奠定了基礎。

1 / 4
Shanghai_Watches-5-V2

受到全國人民推崇的遺產

1957年,上海手錶廠成立,1958年初生產第一批手錶:A581,標誌著「1958年第一機芯」。

當時上海牌手錶的品質可以與「賽爾卡」等瑞士品牌相媲美,連續運行時間可達36小時以上,日精度偏差在一分鐘以內。

1961年,周恩來總理買了一隻上海手錶。他一直自豪地戴著這隻手錶,直到 1976 年 1 月去世,火化前才小心地將手錶從他的手腕上取下。這塊標誌性的鐘錶表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Shanghai_Watches-9-V2

婚禮必備

1958年7月1日,上海手錶在上海第三百貨正式上市。首日,上海手錶首批100隻手錶一開門便全部銷售一空。無法購買的顧客被列入等候名單,僅第一天早上就有超過 1,000 人登記。 《新民晚報》也圖片報導了此事。

1960、70年代,「三轉一響」(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的物品,尤其是上海表,被譽為國產手錶中的精品。

在上海表的黃金時代,它們被視為家庭的奢侈品。到了 20 世紀 60 年代,中國每四個手錶佩戴者中,就有一個自豪地戴著一塊「上海」牌手錶,在手腕上閃閃發光

  • 二十年後,上海手錶已不再享有昔日的光彩。以日本精工為首的石英電子錶的興起,開始擾亂全球機械錶市場。 1987年,上海手錶廠倉促推出了自己的電子表系列,但當時國內市場已經飽和,上海手錶難以重新贏得消費者的興趣。

    對此,上海手錶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的生命線。該品牌專注於開發自己的機芯。到了21世紀初,上海手錶開始製造陀飛輪機芯,這是機械工藝最高等級的象徵。 2005年,為紀念上海手錶成立50週年,該公司推出了第一款陀飛輪手錶,很快就被收藏家搶購一空。

  • Shanghai_Watches-Shanghai_Euphoric_40mm-Watch

    自那時起,上海手錶不斷改進其設計,培育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獨特美學。它既是東方文化的守護者,也是創新者,將東方美學的低調優雅與深厚的歷史底融為一體。同時,品牌密切關注當代時尚潮流,創造出超越單純功能性的鐘錶。這些腕錶已成為文化底蘊和個性的象徵,以獨特的東方傳統光彩在鐘錶界熠熠生輝。

1 / 2